3月4日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檢察院發(fā)布《關于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(以下簡稱《解釋》),明確了生產、銷售、提供假藥從重處罰的情形!督忉尅纷越衲3月6日起施行。
《解釋》規(guī)定了6種從重處罰情形:涉案藥品以孕產婦、兒童或者危重病人為主要使用對象的;涉案藥品屬于麻醉藥品、精神藥品、醫(yī)療用毒性藥品、放射性藥品、生物制品,或者以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冒充其他藥品的;涉案藥品屬于注射劑藥品、急救藥品的;涉案藥品系用于應對自然災害、事故災難、公共衛(wèi)生事件、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(fā)事件的;藥品使用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生產、銷售假藥的;其他應當酌情從重處罰的情形。
《解釋》還對妨害藥品管理罪的入罪門檻“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”的具體情形作了明確,重點懲治包括“黑作坊”在內的非法生產、銷售藥品等妨害藥品管理的行為!督忉尅芬(guī)定,未取得藥品相關批準證明文件的“黑作坊”生產藥品或者明知是上述藥品而銷售,涉案藥品的適應癥、功能主治或者成分不明的,即可構成妨害藥品管理罪;涉案藥品被依法認定為假劣藥的,還可能構成生產、銷售假藥罪、生產、銷售劣藥罪等處罰更重的犯罪。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(yè)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聯(lián)系方式:177881228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