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第二十六屆亞太肝病學會年會(APASL)上,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希忠16日表示,通過接種乙肝疫苗等防控措施,目前中國乙肝病毒攜帶者數量比1992年減少了三千萬。他說,尤其是10歲以下的兒童,乙肝病毒攜帶率已大幅下降。楊希忠告訴記者,如今中國已不再是乙肝的高流行地區(qū),并獲得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等的表彰。
根據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全球策略,到2030年,新發(fā)慢性乙肝和丙肝減少90%,乙肝和丙肝死亡率降至65%,慢性乙肝和丙肝治療覆蓋80%的患者。中國是肝炎大國,乙肝病毒感染者約7000萬,“母嬰傳播”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。2015年7月,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正式啟動了“乙肝母嬰零傳播工程“公益項目。2016年4月,“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”項目啟航,致力使妊娠乙肝患者管理流程規(guī)范化、標準化,降低母嬰傳播的風險。
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中約有1/3(約3千萬)來源于乙肝病毒母嬰傳播。乙肝病毒母嬰傳播有3種途徑:
(一)宮內傳播:HBV宮內感染率為9.1%~36.7%。宮內傳播的機制尚不清楚,可能由于胎盤屏障受損或通透性增強引起母血滲漏造成。
(二)產時傳播:是HBV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,占40%~60%。胎兒通過產道時吞咽含HBsAg的母血、羊水、陰道分泌物,或在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使胎盤絨毛破裂,母血漏入胎兒血循環(huán)。
(三)產后傳播:與接觸母乳及母親唾液有關。據報道,當母血HBsAg、HBeAg、抗HBc均陽性時母乳HBV-DNA出現率為,單純HBsAg陽性時,母乳HBV-DNA出現率為46%左右。(此項一般屬于母嬰水平傳播。)
乙肝媽媽如何預防寶寶染毒呢?這就要從分別準孕婦、準媽媽、媽媽三個階段著手。
孕前扼制乙肝病毒
專家們認為,在懷孕前將病毒控制住,是生出健康寶寶的最關鍵的保障。
乙肝準孕婦能否懷孕主要看肝功能和乙肝DNA定量,如果是小三陽,肝功能正常,HBV-DNA陰性或者在正常值之內,就可以懷孕。如何達到這個指標呢?
首先,要選抗病毒能力強的藥進行控制
乙肝初治階段是治療的最佳時機,如果能在這個階段就把病毒控制住,就能為打勝這場“乙肝戰(zhàn)役”奠定良好的基礎。要盡早控制乙肝病毒,必須選擇抗病毒能力強的yaowu。
由于很多乙肝患者缺乏相關的教育知識,忽視初治或者對初治得過且過,不用藥或選擇一些抗病毒能力弱的藥,這樣不但無法控制乙肝病毒,而且可能造成病情控制反反復復,最終產生更嚴重的耐藥問題。
其次,穩(wěn)定病情選擇耐藥率低的yaowu
有些乙肝患者會發(fā)現病情穩(wěn)定一段時間后,突然出現反彈,這是讓每個醫(yī)生都頭疼的耐藥問題。為什么會出現耐藥呢?
乙肝是通過乙肝病毒不斷復制而發(fā)展的,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,由于不斷復制的乙肝病毒結構出現了改變,對于一些容易出現耐藥的藥如拉米夫定就無法辨識乙肝病毒,因此對病毒復制失控,進而造成病情反復。病情一旦反復,不但導致之前的治療效果前功盡棄,還會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。
可以說,選擇耐藥率低的藥是穩(wěn)定病情的非常重要保障。
同時影響耐藥率高低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抗病毒能力的高低,抗病毒能力高的藥就可以減少病毒復制數,就可以減少在復制過程中發(fā)生病毒變異的幾率,從而降低耐藥率。
在2007年公布的最新全球性“乙肝防治指南”明確指出:首選的核苷類yaowu應滿足下面兩個條件抗病毒能力最強、耐藥發(fā)生率最低,這是乙肝初治階段的最佳治療方案。
孕期實時監(jiān)控
如果能在孕前期將HBV-DNA控制為陰性或者在正常值之內,將是大大避免胎兒染毒和致畸的風險。
接下來,懷孕期間如何規(guī)避可能的染毒風險呢?
只有一個辦法,懷孕期間實時進行監(jiān)控,如果發(fā)現病情反復,需要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避免胎兒致畸的yaowu;寶寶出生后,6~12小時(越早越好)、1個月、6個月,都要接種乙肝疫苗,這些防護措施都能有效的阻斷母嬰傳播。